2014年上海市长宁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2月
201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加强社会治理,着力改善民生,区域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全年实现长宁区生产总值(GDP)929.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0.64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878.54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94.6%,比重与上年持平。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0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增值税103.55亿元,增长21.7%;营业税31.77亿元,下降7.7%;企业所得税64.40亿元,增长18.3%;个人所得税48.98亿元,增长11.1%。区级财政收入117.18亿元,增长8.1%。全年财政支出126.79亿元,增长9.0%。其中,教育支出17.11亿元,增长5.2%;公共安全支出8.59亿元,增长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29亿元,增长6.5%;医疗卫生支出7.57亿元,增长34.0%;科学技术支出5.11亿元,增长10.6%。
表1 2014年财政收支及其增长速度
绝对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财政收入 |
308.03 |
12.3 |
增值税 |
103.55 |
21.7 |
营业税 |
31.77 |
-7.7 |
企业所得税 |
64.40 |
18.3 |
个人所得税 |
48.98 |
11.1 |
财政支出 |
126.79 |
9.0 |
教育 |
17.11 |
5.2 |
公共安全 |
8.59 |
0.8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12.29 |
6.5 |
医疗卫生 |
7.57 |
34.0 |
科学技术 |
5.11 |
10.6 |
全年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2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0.03亿元,下降3.0%;现代业态商业实现税收17.38亿元,增长7.5%;都市产业实现税收8.46亿元,增长59.3%。
图1 2014年各行业税收比重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0.0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基础建设和改造投资15.40亿元,增长11.8%;商品房投资74.64亿元,增长6.3%。商品房投资中,住宅投资15.42亿元,增长56.3%。
表2 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90.04 |
7.2 |
基础建设和改造投资 |
15.40 |
11.8 |
商品房投资 |
74.64 |
6.3 |
#住宅 |
15.42 |
56.3 |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0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78.92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9%;穿的商品零售额76.17亿元,占29.9%;用的商品零售额90.45亿元,占35.5%;烧的商品零售额9.56亿元,占3.7%。
图2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重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1.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进口35.98亿美元,增长15.0%;出口35.68亿美元,增长0.6%。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22.72亿美元,增长22.7%;外贸公司3.2亿美元,下降5.2%;民营企业10亿美元,增长7.6%。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10.18亿美元,增长19.1%;外贸公司15.1亿美元,下降16.4%;民营企业10.37亿美元,增长17.4%。
全年国资委系统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31.6亿元,实现净利润7.9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11%,净资产收益率8%。国资委系统全年完成税收9.20亿元,其中,区级税收4.57亿元。
长宁区成功复评,蝉联“全国文明城区”。
年内,成立区行政服务中心,推行“一口受理”运作模式。全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7项,调整66项,新增13项。制定并公布了长宁区2014年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权力清单),涵盖25个部门、273项行政审批事项。
二、现代服务业
全年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2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信息服务业实现税收28.39亿元,增长14.7%;专业服务业实现税收36.74亿元,增长19.8%;航空及物流业实现税收53.73亿元,增长8.8%;现代商贸业实现税收60.71亿元,增长16.0%;会展旅游业实现税收8.25亿元,增长26.0%;社会服务业实现税收7.23亿元,增长17.8%;金融服务业实现税收28.95亿元,增长22.9%。
图3 2014年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税收比重
年末,全区7家担保公司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授信总额101.98亿元,担保业务余额80.28亿元。其中,融资性22.84亿元,非融资性57.44亿元;全区5家小贷公司,累计向736户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1230笔63亿元,累计提供咨询服务278笔,咨询费收入3814万元。
年末,全区旅行社77家,全年组团132.0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0.1%;接待59.88万人次,下降24.8%;营业收入79.79亿元,增长17.1%。主要景点接待游客336.6万人次,增长15.2%。
全区三星级及以上宾馆21家。其中,五星级1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7家。区42家主要宾馆(饭店)全年营业收入30.5亿元,下降4.2%;接待人数189.37万人次,下降9.8%。
虹桥机场全年起降航班25.33万架次,比上年增长3.9%,占全市两大机场起降航班总量的38.7%;国内进出港旅客3511.15万人次,增长6.5%,占全市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总量的57.8%;国际进出港旅客124.21万人次,增长14.6%,占全市国际航线进出港旅客总量的5.9%;货物吞吐量43.22万吨,下降0.7%,占全市货物吞吐量的12.0%。
三、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91亿元,增长14.1%。工业销售产值55.28亿元,增长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53.00亿元,增长0.7%。工业产品销售率95.0%,下降11.9%。全区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22.7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9.1%。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比上年下降13.6%;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86亿元,增长45.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10亿元,增长0.3%。
年末,全区在地经营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72户。其中,特级资质1户,一级资质21户,二级资质48户,三级资质75户,劳务分包资质24户,其他资质3户。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2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8.3%;施工面积2350.0万平方米,增长6.2%;竣工面积584.3万平方米,增长5.5%。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48.59万元,比上年提高31.9%。
四、虹桥涉外商务区
虹桥涉外商务区全年实现税收14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区税收的47.8%。其中,虹桥国际贸易中心实现税收78.42亿元,增长14.7%,占全区税收的25.9%。虹开发31号地块开工建设,规划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上海城三期、绿城广场(SOHO)、新虹桥俱乐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虹桥文化艺术中心等在建项目稳步推进,规划总建筑面积37.9万平方米。金光绿庭广场开业,商业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虹桥南丰城(上海城一期)商场重新装修竣工开业,商业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紫云西路辟通竣工,虹桥公园整体功能提升综合改造竣工,古北路中段绿化改造竣工,虹桥、古北地区灯光景观改造提升一期竣工。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实现税收29.45亿元,增长12.3%,占全区税收的9.7%。长宁来福仕广场、曹家渡地块(88金庭商务楼)在建项目按计划推进,规划总建筑面积49.10万平方米。中山公园1号门地下空间(一期)开工建设。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实现税收34.43亿元,增长15.6%;24街坊黄金交易中心项目开工;8街坊融真、15街坊SOHO、17街坊明基和2街坊公园等4个项目竣工;福泉路拓宽工程完成;“临空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对外服务;临空派出所挂牌成立;上海虹桥互联网金融财富天地项目投入使用。
五、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
全年经济楼宇开工项目3个,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在建项目21个,建筑面积224.27万平方米;竣工项目3个,建筑面积47.69万平方米。
遵义路(虹桥天都—绿城SOHO)人行地道完成围挡施工、上水管搬迁和桩基设备进场及调试;紫云路(绿城SOHO—上海城三期)人行地道完成钻孔灌注桩和旋喷桩施工;仙霞路(尚嘉中心—友谊商城)人行地道完成80%友谊商城一侧接收井大开挖工程。完成中山公园一号门地下空间一期工程管线保护、绿化搬迁和桩基施工;二期工程委托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山公园地区二层平台一期工程取得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完成规划选址方案。完成延安西路、水城路等约30公里非标更换。完成新华路、愚园路等约9万平方米非标道板整治。完成无障碍设施进家庭250户,完成建设轮椅坡道及楼道扶手30处。完成紫云西路(娄山关路—古北路)、可乐路(淞虹路—哈密路)、种德桥路(延安西路—昭化路)道路主体工程,完成淞虹路(新泾路—哈密路)主体工程。完成福缘寺景观桥桥梁土建施工。临空核心四街坊地下勾连工程已与北翟快速路同步开工建设。完成虹桥地区信息架空线入地一期工程。新增公共停车位303个。
全年房地产市场成交房屋10588套,比上年下降22.2%;成交面积112.95万平方米,下降7.7%;成交金额261.28亿元,下降16.9%。
表3 2014年房地产交易情况
指标 |
单位 |
绝对值 |
增长(%) |
成交套数 |
套 |
10588 |
-22.2 |
增量房 |
套 |
2412 |
-11.8 |
存量房 |
套 |
8176 |
-24.8 |
成交面积 |
万平方米 |
112.95 |
-7.7 |
增量房 |
万平方米 |
18.10 |
-8.3 |
存量房 |
万平方米 |
94.86 |
-7.6 |
成交金额 |
亿元 |
261.28 |
-16.9 |
增量房 |
亿元 |
32.84 |
-14.9 |
存量房 |
亿元 |
228.44 |
-17.2 |
用地预审9件,土地面积2.76公顷;农转用征地项目报批2件,土地面积3.87公顷;储备用地审批6件,土地面积10.61公顷;旧改用地审核10件,土地面积2.56公顷;划拨用地审批4件,土地面积12.13公顷;招拍挂用地审批1件,土地面积1.07公顷;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11件,土地面积18.50公顷;核发划拨决定书7件,土地面积12.94公顷;土地竣工登记4件,土地确权修测12件。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11份,合计有偿使用土地面积6.18公顷。
全年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改面积18785平方米,受益居民1167户。
年内,筹措廉租房源1000套供实配使用,新增可供应廉租住房211套;筹措公共租赁住房167套,新增可供应公租房943套。新增廉租住房租金配租家庭421户;751户通过资格审核的居民家庭参加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选房。共有产权保障房申请咨询9000余人次,受理2026户。
六、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4学年,全区幼儿园41所。其中,教育部门办31所,民办5所,集体办2所(共有19个托幼办学点),其他部门办3所;在园儿童1.44万人,其中,教育部门办、民办1.06万人,比上年增长1.9%。小学23所,在校学生2.12万人,增长5.0%;中学26所,在校学生1.83万人,减少4.2%;普通高中在校学生0.52万人;职校1所,在校学生0.14万人,其中,职校生0.10万人,成人中专学生0.04万人,减少12.5%;成人教育学院1所,在校学生0.1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升学率96.4%,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上线率99.6%。
全年完成技术合同508项,成交金额13.4亿元。认定市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3家。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项目1项,市资助项目35项。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8项,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专利申请1884件,其中,发明专利1078件;专利授权1154件,其中,发明专利402件。
年末,全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7个、市级教育基地20个、区级教育基地2个;全国科普示范社区2个;市级社区创新屋3个;智慧高地体验应用中心4个;户外电子阅报栏65台。
全年开展各级各类活动5万多场次,参与人数200万人次。完成20个“社区影视厅”项目建设。完成“百场群众文化团队培训”192场次。完成“50场优秀文艺演出、讲座、展览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区配送”106场。推出2014年公益性文化项目招投标,18家单位71场次演出中标,参与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1倍。继续开展2014年度长宁文化发展专项基金、长宁文化发展专项政策资助奖励,5个项目、4位个人获得基金奖励,总奖励金额195万元;对34个项目进行文化专项政策扶持,扶持金额535.21万元。
区有线电视中心自办节目1套8个栏目,每周播送3.5小时。《长宁时报》全年发行54期,每期发放5.5万份;《长宁时报》双语版全年发行12期,每期发放3万份。长宁门户网站全年总访问量4891.68万人次;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4579.1万人次;发布政府信息3163条,主动公开3101条。
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6所。其中,市属8所,区属22所,民营医院20所,民营专科门诊部74所,个体诊所、卫生室、医务室、护理站8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9所。实有病床6760张,其中,市属570张,区属3102张,企业307张,部队1940张,民营841张。各级卫生技术人员11413人,其中,职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279人,注册护士3623人,药师(士)405人,技师(士)73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73人。医疗机构门诊总量988万人次(区属医院占64.9%),区属医院病床使用率96.5%。年末家庭病床3599张。婴儿死亡率3.03‰;孕产妇死亡率0。
全区818名运动员参加上海市第15届运动会28个大项456个小项的比赛,137名运动员参加市运会系列展示赛“球类小达人”和“小铁人三项”比赛,取得团体总分第六名、团体奖牌总数第六名,“小铁人三项”荣获一等奖、“球类小达人”获得二等奖。向上级输送体育后备人才56人。
建设3条百姓健身步道,新建5个健身点、1个社区公共运动场、1个园区百姓健身房,更新84个健身苑点529件体育器材。承办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上海市健美操总决赛、990广播操总决赛等市级赛事10项。举办卡丁车、定向越野、机关羽毛球、乒乓球等区级赛事47项、团队展示17项。全年组织43支队伍1000余名队员参加市级23场赛事。全区近8万人参与各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上海国际体操中心、长宁温水游泳池、长宁网球场等公共体育场馆全年向社会开放,接待市民103余万人次,其中,免费接待3.5万人次。全区70家游泳场所向社会开放,接待30余万人次。全区9000余人次参加免费体质测试。
承办2014年“长宁杯”全国桥牌团体赛、“康纳斯杯”2014年全国蹦床锦标赛、青少年蹦床锦标赛、“高飞杯”全国体操冠军赛、第28届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等系列赛事。体彩销量1.07亿元。
七、招商引资和国内合作交流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8个,合同外资投资总额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
全年引进重点企业343家,引进企业产税6.8亿元。66幢重点商务楼宇税收落地率53.1%,产税率4266元/平方米,同比持平;亿元楼21幢,比上年增加1幢。
全年新设各类企业3381户,比上年增长30.2%;新设企业注册资本301.23亿元,增长54.8%。年末,全区实有企业(含分支机构及在市工商局登记的企业)24601户,增长6.9%。其中,内资企业3361户,占实有企业数的13.7%;私营企业15323户,占62.3%;外资企业5917户,占24.1%。实有企业注册资本3127.27亿元,增长16.8%。其中,内资企业1353.93亿元,占43.3%;私营企业853.72亿元,占27.3%;外资企业919.62亿元,占29.4%。
全年援助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石屏县帮扶资金1620万元,援助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帮扶资金2216万元,落实金山区农村综合帮扶专项资金2000万元。为云南省红河州、青海省果洛州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培训项目6个,培训700余人次。全年接待兄弟省市、对口支援地区各类党政代表团33批556人次。组织区考察团赴对口支援地区学习考察2批16人次。组织区内16家重点企业及机构参加在昆明举办的南博会和昆交会,现场销售商品80余万元,并接待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24个省市的逾5万名观众。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9.8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9%。其中,外来常住人口17.41万人,占全市外来常住人口的1.7%。全区户籍人口59.24万人。其中,男性29.09万人、女性30.14万人。户籍人口出生5286人,出生率8.92‰;死亡5082人,死亡率8.58‰;自然增长率0.34‰。户籍60岁以上人口17.57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9.7%,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户籍育龄妇女12.50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8.00万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4.13岁。其中,男性81.80岁,女性86.56岁。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99.13%,独生子女领证率11.8%。
全年,全区完成社保卡申领11756张,补卡6154张,换卡15175张。完成0-6岁儿童卡申领100张,敬老卡5690张。从业、投靠、就读类居住证14978张,临时居住证申领12285张,补重办(续签)41866张次。
产生区十大领军人才10名、区第三届领军人才52名、区第八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0名。开展创新团队推荐评选,评选区级创新团队30个,后备创新团队20个。新录用86名公务员,其中,具有工作经历的占59.3%,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40.7%。办理人才引进177人,受理居住证积分7370人,受理居住证转常住户口376人、落户349人。推出人才公寓500套,入住532人。资助近1100名优秀人才租房补贴。
新增就业岗位3.3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792人,帮助成功创业649人,安置38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施2014年“启航”计划,286名社区青年列入计划,97人成功就业。城镇保险覆盖14.12万人,工资集体合同覆盖企业5599户。仲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513件,调解率72%,追索经济收入或损失4505余万元。处置劳动监察案件1749件,为2175名劳动者追讨各类工资1152.57万元,为311名劳动者补缴社会保险费99.58万元。
实施各类社会救助47.9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额1.27亿元。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8.53万人次、5298万元;区级专项救助措施资金17.1万人次、2758.8万元,其中,“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惠及15.86万人次,支出2023万元,累计为11549人办理保障资格;支内回沪人员补贴21.07万人次、3986万元;节日政策帮困送温暖332.85万元;个案帮扶53例、79.5万元。年内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09人次。
抚恤、补助优抚对象853人。其中,抚恤348人,补助74人,伤残431人。
全区养老机构36家(含5家外设服务区),减少2家(含1家外设服务区),新增2家。核定床位数5271张,其中,新增187张,减少99张。年末,收养3712人。
全区社团132家,新登记2家;民办非企业453家,新登记49家。
全年办理结婚登记8440对,离婚登记2165对。
九、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全年投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64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46.62万平方米。推进住宅节能,完成85万平方米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
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67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制定《长宁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五大类29项任务正在推进。编制《长宁区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工作方案》。河道水质达标率55.2%,区域降尘5.4吨/平方公里·月,内环道路降尘量、放射道路降尘、中环道路降尘分别为8.3、8.1、8.1吨/平方公里·月。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72.9%。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全年立案20起,行政处罚10件,处罚金额21.65万元,排污收费46.09万元。加大对危险废物和环境风险源的监管,制定并完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完成华阳、仙霞、动物园三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与市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平台对接,下半年起在门户网实时发布区空气质量状况。完成13个居民小区生活污水二级生化设施纳管改造、2家燃煤锅炉改造;完成13个建设工地扬尘在线监控体系建设,实现建设施工扬尘污染动态监管。完成50处餐饮油烟和噪声达标整治、2个公共绿地噪声显示屏建设;完成40个绿色小区、2058户绿色家庭创建。
年末,全区绿地总面积1044.9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462.75公顷。新建公共绿地22.07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170.37公顷,覆盖率31.47%,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公共绿地7.4平方米。
十、城市运行安全
开展建筑市场整治,受理项目报建113项,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97份,受理竣工备案94项;开具质量整改单94份,安全及市场行为整改单134份,局部暂缓单10份,停工单12份,违规告知书3份;实施质量违规行为行政处罚7次,处罚金额46.06万元;实施安全及市场违规行为行政处罚34次,处罚金额70.09万元。
开展食品安全各类专项整治30项次,联合执法行动96次,立案处罚324件,罚没款金额114.5万元。受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1027起。食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2.6%,其中,主要食品合格率97.3%;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率0,年食品抽检数5.6件/千人。开展执法检查21510次,检查单位20319家,查出并整改隐患4032条;职业卫生执法检查86家次,联合执法检查16家次。举办农民工安全培训班37期,培训农民工4784人,符合发证条件4416人。组织开展应急综合演练36场次,专项演练27次,参加演练总人数6000余人次。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规模以上企业38家、小企业50家。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4起,死亡4人,死亡事故起数、人数同比持平;按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16起,比上年下降11.1%,死亡16人,与上年持平;火灾事故94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