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简报 2024年第13期(总第45期)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
  • 发布日期:2024-12-02

2024年11月长宁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文旅动态】

区文旅局举办2024年度长宁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目标任务,围绕“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主题,结合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总体要求,区文旅局近期举办了2024年度长宁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升长宁文旅人才的能力水平和业务素养。开班仪式上,长宁区副区长顾洁燕围绕“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这一主题作学习动员,就如何提升长宁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出工作要求。开班式上,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妮妮发布了《长宁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案例汇编》,从家门口新地标、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服务机制创新、数字化赋能文化新体验四个方面,展示近年来长宁各街镇总结提炼的20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本次培训为期三天,开展《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中国式城市文化建设背景下公共文化品牌营造的路径与策略》《本年度各街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满意度调查情况反馈与提升培训》等专题辅导。此外,带领学员赴上生·新所、生境花园、新华街道和新泾镇公共文化场馆、徐汇西岸艺术大道等文化新空间开展调研,通过课堂教学、实地研学与主题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员在提升素养的同时为谋划下一年度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供新思路,开拓新方向,助力长宁国际精品城区建设。各街镇文化条线分管领导、服务办负责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图书馆负责人,文旅系统业务骨干13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

主题摄影展“彩云之南的隐藏瑰宝”在长宁开展。为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协作交流影响力,通过文化交流助力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特色产业发展,仙霞商会联合上海耀中共同举办的主题摄影展——“彩云之南的隐藏瑰宝”于上海耀中浦西荣华校区展出,透过摄影师和耀中学生们精心捕捉的瞬间,一起探寻金平县这片神秘而多彩的土地。通过这些摄影作品,市民们领略到了季风之北、多彩之滇的风采,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金平县以及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的重要性。未来,长宁和金平将通过更多的文化交流,实现两地更深度的交流、交往、交融,共同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海上风·艺上海”诗书画展暨艺术家上海采风活动在长宁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了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家精心创作的120余幅作品,包含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览期间,主办方还邀请部分参展艺术家们深入上海的大街小巷,开展采风活动,让艺术家们亲身感受上海的城市脉动和文化气息,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更让艺术家们真切感受了多维度、立体化的上海形象。

“建筑带我‘趣’旅行串游长宁八处文物保护建筑。长宁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拥有多条历史风貌街区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次活动将长宁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建筑作为城市微旅行导赏的主角,八处不同特色的点位涵盖了愚园路和新华路两大历史风貌街区,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到红色文化,一路串珠成链。活动以多元的互动玩法,吸引人们探寻文保建筑的历史与当下,在充满新鲜乐趣的友好体验中,进一步打响长宁最“友”“趣”文旅品牌。

美蕴长宁,艺蕾芬芳——“最虹桥”2024年长宁区学生艺术节闭幕式圆满落幕。长宁各校艺术教育立足于推广与普及,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成立各类艺术团队,在不同的艺术领域绽放光彩。闭幕式上,精选自区学生艺术节舞蹈专场的11个优秀作品依次亮相,作品涵盖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等多种风格,每支舞蹈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曼舞长宁”走进舞蹈艺术课堂精彩来袭。“曼舞长宁”是长宁文化为打造“舞蹈”特色而创立的舞蹈艺术推广、交流的公共文化品牌。本次演出汇集了来自上海市舞蹈学校不同专业年级的舞蹈新秀,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这一国际级舞蹈艺术殿堂展现各自的才华与激情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阳光之家文艺汇演活动圆满举办。11月7日,长宁区阳光之家文艺汇演活动在华阳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举办。活动中,各街镇阳光之家的学员们通过节目表演、手工展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传递了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现场还展示了学员们匠心独运的手工作品,包括石膏拓印、非遗漆扇、干花相框、包袋刺绣等,展现了学员们的艺术才华与创造力,为活动现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首届“和美之声”艺术节暨“愚”见美好非遗文化音乐节在愚园路拉开帷幕。活动融合音乐会、非遗集市、书画展等特色元素,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活动中,“和美之声”文化艺术联盟正式成立,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朵云轩集团、长宁区书法家协会等15家单位作为首批联盟成员加入,旨在聚焦群众的多样化需求,联动社会多方力量构建资源共享、多元开放的平台,推动社区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行中华古谱诗词工作室、原色艺术工作室、江南舞蹈工作室揭牌仪式,未来将为社区居民搭建更多接触、了解和欣赏艺术的平台。活动现场还通过非遗集市、书画展等形式,充分展示愚园艺术生活街区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特色。

“银杏满街区 生活更艺术”2024年古北银杏艺术生活节启动。活动围绕音乐、笔尖、漫步、阅读等4大主题,推出了文化艺术气息满满的7场活动,旨在将街区的自然美景、艺术的人文场景、开放的商铺空间巧妙融合,搭建一个中外居民共同参与的文化共融、街区共情的交流平台。

【荣誉称号】

2024年上海“最美厕所”结果揭晓,长宁两处获评2024年上海“特色厕所”。由市文旅局、市绿容局共同主办的2024年寻找上海“最美厕所”征集活动日前揭晓,共有30家获评2024年上海“最美厕所”,10家获评2024年上海“特色厕所”。其中,长宁区新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厕所、凤岗路588号公厕获评2024年上海“特色厕所”。

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再获国家级奖项。在近期202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中,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喜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颁发的“沉浸城市故事会”先行建设推广单位。2023年9月,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成功入选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沉浸城市故事会”国家级试点。2024年,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积极响应文化创新号召,“沉浸城市故事会”作为重点项目,以长宁历史文化为背景,结合非遗+数字化场景应用,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沉浸式文化活动。截至2024年9月,沉浸式空间参观人数18980人次,开场活动12场次,参与人数363人次,其中主题性活动开展5场次,参与人数175人次,线上参与人数652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