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长宁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文旅动态】
复核结果出炉,长宁区获评“优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通报第三、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结果,长宁区获评“优秀”;同时,长宁区提交的创新案例《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佳基层实践地“长宁样本”》受到表扬。
区文旅局组织开展2023年长宁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推进长宁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12月6日至8日,2023年长宁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长宁区图书馆十楼举行。长宁区文旅系统人员、全区各街镇文化干部等近100名学员及54家社会组织约60名成员报名参加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班由长宁区文旅局与上海市文艺培训指导中心联合主办,旨在不断提高长宁文旅人才的能力水平和业务素养,推动长宁文化事业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举办首届上海群文美术书法干部作品展暨第一期“创作工作坊”成果汇报。展览由上海市群艺馆、长宁区文旅局主办,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承办,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执行策划,上海各区文化馆、群艺馆共同支持参与。展览以美术、书法的语言和表达作为探索的着力点,深入发现江南文化背景下当代群文干部对于群众文化的自我认知,研究群众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生存状态与现象。今年,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首次获评成为“上海市群众文艺(美术)创作基地”,在开幕式现场,基地正式揭牌。这标志着长宁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为上海群文美术创作事业发展群策群力,提供优质资源与土壤,为群文美术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平台。
2023年市民艺术夜校长宁分校圆满结业。12月16日,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可以看、可以听、可以品”的艺术“嘉年华”,全方位呈现长宁分校的结业成果。“静态展示区”摆放了各具特色的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作品均出自长宁分校的学员之手。而在“动态体验区”,前来参与活动的市民们可以现场体验茶艺、咖啡冲泡的魅力。此外,学员们还上台展现了各自的学艺成果,相声、快板的演出更是精彩纷呈。今年,长宁分校结合各街镇文化氛围,让课程真正走进了社区生活。下一步,长宁将进一步广泛调研,根据市民们的真实需求,推出更多有益有趣的课程,进一步丰富市民们的文化生活。
2023年长宁区第三次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评估定级复评工作顺利开展。为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简称“中心”)的管理,推动长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区文旅局对江苏街道、华阳街道、新泾镇、新华街道、天山街道等五个中心开展评估定级复评工作。复评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核查材料等方式,对各中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复核评估。经过数轮初评复评工作,各中心的工作思路及规划得到了显著提升。长宁将继续以开展评估定级工作为切入点,以评促建,充分发挥文化馆总分馆机制作用,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长宁区红色文化数字地图和主题线路发布。长宁区举行“踔厉奋进新征程 凝心聚力再出发”2023年基层宣讲暨红色文化集中展演活动。活动现场发布上线了长宁区红色文化数字地图和5条主题线路,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用渠道,也更加有力地推进了长宁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深入推进了“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
中山公园“再现”《布尔塞维克》编辑部的故事。由区委组织部、区文旅局主办,区文旅管理事务中心承办的初心讲堂第二十二讲在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讲。会上,主创团队分享了以《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为原型的红色广播剧《我的名字》,和以凝聚力工程三十年为契机创作的《倾听长宁》声音纪录片——探访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的专辑。通过分享创作感想,现场演绎其中的经典片段,让参加本次讲堂的广大党员们在感受“信仰”力量中更好地“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本场“初心讲堂”全程进行直播,观看人次超20万。
沉浸式沪剧《薪火》焕彩微旅行新体验。为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提升沉浸式微旅行体验感,区文旅管理事务中心联手区沪剧传承中心、区非遗保护中心,共同打造开发《薪火》沉浸式沪剧体验微旅行产品。该项目围绕长宁沪剧、非遗等内容,将戏曲、演艺、沉浸式微旅行等元素融于一体,让游客在旅行体验中沉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而体现文旅美好,长宁温度。
华院邻聚荟创造社区里的“小惊喜”。由刘海粟美术馆与华阳街道共同主办的“织——河边居所艺术项目·华院社艺营地展”在苏州河畔的华院邻聚荟正式揭开帷幕。展览以“织”为题,以“构建属于社区居民自己的美术馆”为核心理念,颠覆传统美术馆的边界,将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开放的“展厅”,呈现社区居民与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创作成果。居民有机会根据社区独特特色和个人文化需求而自主策划,从而塑造独一无二、贴近自己“家门口”的艺术体验。
区图书馆志愿者表彰大会圆满落幕。为凝聚榜样力量,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区图书馆召开“2023年长宁区图书馆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30多名优秀志愿者及志愿集体代表参加了表彰大会。大会回顾总结了这一年来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踊跃参与、积极投身于图书整理、阅读推广、活动组织等各项工作中。今年1月至11月,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8场,参与志愿者达3644人次,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文旅交流】
国家级非遗项目“傩舞”首次亮相上海,“傩舞千年”福建·南平·邵武非遗文化展成功举办。由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群艺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宁区文旅局、福建省南平市文旅局指导,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邵武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傩舞千年”非遗文化展于12月20日在长宁非遗保护中心正式开幕,上海市民通过观看傩舞表演和现场展示的面具、服饰,以及围绕傩文化创作的油画了解这种为祈福禳灾流传数千年的国家首批非遗项目。活动当天还发布了《傩·舞》微电影,长宁非遗保护中心和邵武文化馆还就长宁海派非遗文化和傩文化在两地的宣传推广达成合作意向。
【荣誉称号】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圆满闭幕,区图书馆再获殊荣。“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召开。会上,对在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区图书馆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及“2023年度上海市中心图书馆‘青少年服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