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简报2023年第10期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
  • 发布日期:2023-09-08

2023年8月长宁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文旅交流】

第三届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大会暨长三角地区“文旅公共服务促消费”专题交流活动在镇江举办。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长三角区域合作办指导,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镇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等联合承办的第三届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大会暨长三角地区“文旅公共服务促消费”专题交流活动在镇江市召开。沪苏浙皖43个城市(地区)围绕“深化文旅融合、促进文旅消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探索文旅公共服务促消费新路径。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颖代表合作机制办公室介绍了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近年来的主要工作。陈颖表示,在2018年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启动之际,上海市长宁区积极响应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联合沪苏浙皖部分城市,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为纽带,建立了合作机制,开创了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五年来,在兄弟省市携手合作下,合作机制聚焦先行先试、聚力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金山区领导率团来我区开展调研。8月17日,金山区副区长曹婕带队来长宁区开展文旅和体育领域工作交流。长宁区副区长陈颖,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剑伟,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遐梁,新华街道党工委书记郝鹏,北新泾街道办事处主任刘丽萍等陪同考察。金山区文旅局、体育局、各镇、高新区社区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考察。曹婕副区长一行先后来到长宁区非遗保护中心、洛克公园(北新泾馆)、新华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生·新所文创园区进行考察。长宁与金山在密切交流中结下了深厚情谊,此次交流也为未来两区在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进一步的交往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宁群星奖获奖作品亮相全国巡演活动。8月23日晚,“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区域示范性巡演(湖南)活动在长沙启动,来自全国多地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齐聚长沙,为人民群众带来贴近生活的文艺盛宴。长宁原创口琴重奏、第十九届群星奖获奖作品《爱上这座城》在此次演出中精彩亮相。

【文旅动态】

长宁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换届改选大会暨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上海市长宁区公共图书理事会章程》《上海市长宁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公共图书馆智慧借阅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与《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第二届理事会成员名单》,并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旅局局长朱剑伟为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颁发聘书。会上,理事们对上一届理事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相关议题建言献策,力求做好“大阅读”下的融合和跨界,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以期实现长宁区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甦萍沪剧传承(华政附中)基地正式挂牌。2020年11月,第一个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甦萍命名的沪剧传承基地在新泾中学挂牌,在学生中掀起了一阵“沪剧热”。今年8月,第二个沪剧传承基地正式在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成立。该基地将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沪剧(沪语)教学为主线,定期授课并提供排练及创排,让每个参与的学子都可以近距离接触沪剧文化,进而在学习沪剧的过程中体验并爱上中华戏曲。现场还举行了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总支部委员会与中共上海市长宁沪剧团支部委员会党建联建签约仪式。

展现才艺,乐享暑假,长宁举行2023年度快乐暑假展演。由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长宁区图书馆联合主办的2023年“快乐暑假”少儿公益培训日前圆满结束。为展现小朋友们的暑期学习成果,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于8月20日开展“2023年度快乐暑假展演”,中国舞、口琴、街舞、尤克里里、京剧等6门动态类课程的14个汇报节目依次登台。快乐暑假少儿公益培训系列是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连续多年推出的公益培训系列课程,今年的培训于7月上旬开启,开设了硬笔书法、儿童画、囡囡学沪语、彩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少年儿童们多样的兴趣和喜好。

书香漫长宁,2023年上海书展长宁分会场活动同步开幕。活动围绕“世界客厅”“阅读上海”“一江一河”与“阿拉长宁”四大品牌,于书展期间举办多场新书发布、专题讲座及青少年主题图书分享活动。同时,携手帆书APP、新长宁集团,以“宁惠书香·帆享悦读”为主题,在海粟文化广场举办图书市集,为市民带来新书首发和畅销书籍售卖会等。区图书馆在市集现场设办卡服务点,为读者提供“借书证免费到家”服务。

长宁将打造“全市首个嵌入式低碳智慧图书馆”。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提地,虹桥街道将“政府打造”向“政府引导”转变,向居民问计,探索在传统居民区试点打造“全市首个嵌入式低碳智慧图书馆”。15组家庭连续5周参与到街道图书馆的征询会、决策会。设计师从五大功能板块听取提出设计建议并形成实景效果图。街道还计划成立“自然学校”,招募“小小主理人”,对空间进行运营、管理、监督,实现“家门口”空间从规划、设计,到改造、管理的“全过程完整链条”的蜕变。

对话名家,愚园路电台开启连续7天的读书分享会。8月16日至22日,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新闻广播、上海故事广播、话匣子与阿基米德传媒联手多家出版社共同策划,推出“今夜,我们读好书”愚园路电台名家对话系列读书分享活动,“上海长宁”APP与阿基米德、话匣子、上海故事广播共同直播。作为沪上首个沉浸式广播实体空间,愚园路电台于今年4月正式启用,因“音视频媒体+城市文化IP”跨界融合新形式,深受市民游客欢迎。本次活动将精选大众关注的热点主题好书,以主持人对话图书作者、编委的形式开启夏日书香共享模式。

游百年公园、乘百年公交、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8月24日,“政府开放月”活动邀请市民代表乘坐双层观光巴士,沿着苏州河游览,开启了“何以爱长宁”微旅行。市民代表们先后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与凝心花园、长宁区非遗保护中心,畅游长宁,乐享非遗,在微旅行中品味长宁深厚的文化底蕴,邂逅苏河流动的城市风光,体验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双拥】

长宁始终把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纳入公共文化教育体系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关心国防、热爱部队、尊崇军人、敬重英雄”的浓厚社会氛围。从图书馆的“经典入军营”“双拥读书会”到文化艺术中心的“文艺轻骑兵”“送欢乐进军营”等活动,切实体现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的尊重与优待,擦亮“双拥”模范服务品牌,促进双拥建设高质量发展。

文艺汇演迎“八一”,共建军民鱼水情。为迎接八一建军96周年,各街镇举行一系列双拥主题活动庆祝“八一”建军节。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送欢乐艺术团”也特别推出军营演出季,精心挑选了魔术、相声、少儿舞蹈等深受欢迎的节目,为街道辖区内的武警战士们送去了精彩表演和诚挚祝福,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浓厚气氛。

长宁区图书馆“文化双拥”共建暨“书文戏理·艺术对谈”活动在上海海军第九○五医院举办。活动由区文旅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区图书馆首家“退役军人服务站”在活动现场正式开放。同时,区图书馆向医院赠送集体外借卡及第一批“双拥图书”,助力长宁文化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活动仪式后,上海戏曲广播主持人、国家一级京剧演员及优秀青年京剧演员联手表演,围绕京剧舞台上的军人形象展开漫谈与艺术表演,结合红色经典作品讲述戏曲舞台上如何塑造军人形象等知识,推出了一场分享、表演、互动相结合的艺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