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路街道举办首届“和美之声”艺术节暨“愚”见美好非遗文化音乐节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江苏路街道办事处
  • 发布日期:2024-11-12

11月8日下午,江苏路街道首届“和美之声”艺术节暨“愚”见美好非遗文化音乐节在愚园路拉开帷幕。长宁区副区长顾洁燕,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妮妮,江苏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江轶群,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莉出席。辖区企业代表、驻区单位代表、文化艺术机构代表、各居民区文化艺术领域代表等逾百人参加。

时维深秋,落叶折叠成诗,凉风寄送清词。愚园路上仿佛时光倒流,古韵悠悠间,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正在精彩上演。

本次活动在一曲中外儿童合唱的《水调歌头》中拉开序幕,纯真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将听众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充分展示出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随后,一连串精彩的节目更是牢牢锁定观众们的目光。《忆江南》是一首以古谱演绎的经典诗词歌曲,悠扬的音符讲述着关于江南水乡的故事,令人沉醉;《欢乐歌》的江南丝竹声响起,轻盈跳跃的旋律如同春日里的溪水,欢快地流淌过心田息;原创歌曲《游女曲》与《采莲曲》细腻描绘出江南女子的温婉与灵动,让人仿佛置身于荷叶田田间;舞蹈《人间烟火》以其独特的编排与深情的演绎,展现出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到烟雨朦胧的江南;来自区少年宫民乐团的小艺术家们倾情呈现柳琴合奏《云雀》,跳跃的音符宛如山间飞舞的云雀,令在场者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百年愚园路有一群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记录着愚园路的历史与现在,将身边故事、愚园故事、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娓娓道来。活动中,向徐锦江、霍白两位愚园路守护人授予了聘书,表彰他们在讲述愚园路故事中做出的特别贡献。

“和美之声”文化艺术联盟在本次活动中成立,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朵云轩集团、长宁区书法家协会等15家单位作为首批联盟成员加入,旨在构建多元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文化铸魂与文化赋能的作用,推动社区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现场为中华古谱诗词工作室、原色艺术工作室、江南舞蹈工作室揭牌。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项目组领衔的江苏路街道中华古谱诗词工作室致力于古谱诗词的研究、译介、传唱、创新与推广;江苏路街道原色艺术工作室以绘画艺术为主,为社区居民搭建接触、了解和欣赏艺术的平台。

江苏路街道长期以来践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非遗项目进社区、进楼宇进学校,让非遗文化在社区“活起来”“火起来”。街道市级非遗传承人陆炯在本次活动中向街道捐赠了其获奖作品《苦尽甘来》。

活动还通过非遗集市、书画展等形式,充分展示愚园艺术生活街区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特色。活动现场设置的非遗集市让广大市民群众从参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大家拍照分享非遗手工艺品,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体现出街区文商旅共生共融。

由中国诗书画研究会董事、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杨赛教授创作并亲自策展的风雅江南诗书画展则在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同步开展,这些作品曾在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地展出。一幅幅作品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帮助更多人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年来,江苏路街道贯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新一轮建设为契机,深化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积极打造“艺术街区”,持续讲好愚园路故事。

江苏路街道将继续深耕“和美”精神家园,在讲好社区故事中厚植历史自信,在与时俱进中培育更多“和美”品牌,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活力,实现文化传承和城市更新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