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路街道加强社区流动儿童关爱保障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江苏路街道办事处
  • 发布日期:2024-06-03

近年来,江苏路街道坚定践行总书记嘱托,做好新时代少年儿童工作,围绕街道“和美家园、社区范例”发展目标,把保障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作为实事工程、民生工程。2024年,街道启动守护“蒲公英”计划,持续推进流动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工作,以“两册两表三行动”让流动儿童学业有教、安全有保、亲情有护、心理有依、发展有托。

一、及早谋划,以“两底册”落实流动儿童动态保护

一是率先排摸底数。2023年,街道在全市率先开展流动儿童的排摸工作,建立“数据底册”,围绕三个“一”(一次社区底数排摸、一支关爱保障队伍、一项信息互通机制),街道将线下走访和线上数据比对相结合,用好走访记录、居住证办理和经济普查新增商铺信息数据,排摸发现流动儿童113名。

二是率先动态跟踪。街道召开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专题研讨会,建立流动儿童信息定期更新机制,形成“一季一排+一季一研”动态管理模式,在居委会建立流动儿童“信息底册”,登记儿童监护、居住、教育等基本情况,细分困难情形,设置预警级别,实现动态保护。

三是率先“云”上建档。依托“社区云”平台,录入流动儿童数据信息,形成流动儿童在线基础档案,对儿童的相关材料和服务情况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服务的完整性、长效性和持续性。

二、用心护航,以“两张表”实现流动儿童精准服务

依托需求评估体系“两张表”(需求评估表、儿童希望水平量表),结合流动儿童家庭定期探访情况,对儿童的家庭监护与个人状态进行需求及风险评估。此前,儿童升学政策陆续发布,街道对筛选出的适龄儿童进行重点标记,提前了解需求,通过微信转发、电话通知、上门走访等线上线下途径,第一时间把政策送上门。今年来,街道对流动儿童进行政策指导、入户走访和电话关心共计160人次。如4月22日下午,长宁区适龄幼儿入园相关政策一发布,街道未保站就立即开展政策指导服务,街道儿童督导员张叶等人将招生地段表、报名各阶段流程等入园准备事项归纳整理,帮助橙橙妈妈了解政策,指导她通过“一网通办”为橙橙登记入园信息,并告知下一步报名验证方法;同时,还提醒她准备好相关的报名材料、有任何问题随时向居委会儿童主任咨询。

三、整合资源。以“三行动”构筑流动儿童支持网络

一是聚焦社区融入,开展共益行动。街道未保工作站聚合资源,举办“‘蒲公英’进军营共建促成长”“一老一小代际交流”“蒲公英电影放映专场”等活动,引导“小蒲公英”参与“小小讲解员”“小小规划师”等社区品牌项目,帮助流动儿童更好认识社区、了解社区,增强其主动参与意识和社区归属感。

二是聚焦文化浸润,开展育人行动。充分发挥未保站和“社校联盟”作用,配送“民俗进校园”“‘上海之春’第六届国际手风琴节——手风琴艺术进校园美育专场导赏音乐节”“‘爱之物’代际交流赋能”等系列活动,向辖区困境儿童和困难家庭儿童发放区级配送“六一”文化福利补贴领书券。

三是聚焦心理健康,开展赋能行动。开展“关爱星星的孩子”社校宣讲,普及孤独症相关内容,帮助师生及家长了解自闭症,推动“主动发现、及时就诊、尽早干预”。围绕家长和教师这两个与儿童接触最多的人群,在市三女中、延安初中和市三女初开展正向赋能心理讲座,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下一步,江苏路街道将持续以守护“蒲公英”计划为主题,围绕流动儿童在生活、心理、教育和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开展服务活动,提升“小蒲公英”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