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虹桥街道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虹桥街道办事处
  • 发布日期:2024-01-31

2023年,虹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长宁“四力四城”总目标,立足虹桥、精耕虹桥、服务虹桥,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强化依法治理能力,深入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法治实践。今年4月,虹桥街道工作委员会被授予“上海市法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9月,司法部部长贺荣同志来我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基层立法联系点调研,对街道积极参与科学民主立法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现将虹桥街道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及2024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组织领导,引领法治建设

       一是2023年,虹桥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稳步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推进落实街道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点任务亲自督办,重要节点亲自督促,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制度机制运转良好,按期召开法治建设委年度工作会议,紧抓关键环节,强化统筹指导,确保街道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街道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要求各级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新论述新部署作为学法用法的主攻方向,依托主题教育的东风,在市委第三巡回督导组、区委主题教育办、区委主题教育联络组指导下,坚持落实“四联”工作机制,打破区域、条块壁垒,联合闵行区七宝镇以“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为主题开展互学互鉴,联合长宁区司法局围绕“坚持人民至上根本政治立场,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专题交流,深刻凝聚思想共识。街道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严格遵守决策法定权限和程序,党工委依法决策机制完善,严格执行司法所列席街道主任办公会制度,严格开展三重一大项目法治审核,全年共计审核各类合同文件300余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切实做到以法治引领决策部署。街道全面落实政务公开要求,严格落实“应公开尽公开”原则,全年街道发文共计2条,主动公开2条,受理依法申请公开11条,确保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问题,坚实保障基层政府公信力。

(二)聚焦依法治理,服务社区民生

       一是在街道法治建设委指导下,虹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踏实完成案件处置,持续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引入专门法律顾问咨询介入机制,持续强化法治素养,提高办案能力,做好风险把控。司法所切实履行法治建设委办公室职责,严格开展执法监督,定期组织执法检查。街道始终聚焦民生热点、治理难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依托构建“1+3+X”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打造智慧社区新地标,将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全面融入社区生活,加速推进数字底座建设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建设“一网统管”3.0版本,深化“管执联动”,拓展社区智慧康养、智慧养老等智慧应用场景,让数字化保障便捷化,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街道获评“上海市社区新基建试点示范社区”,上报的社区案例《数字化响应精细化管理  “一网统管”助力新时尚》入选全市二十佳“新时尚”示范行动案例。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虹桥街道以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完善基层工作体系。试点成立的“民心工程基层民主协商工作室”,将“红色物业”创建和电梯维保托管保障结合,经过5年不懈推进,全街道已累计竣工电梯101台,在建37台,兑现了“加百部梯,圆百家梦”的承诺。而全新的停车规则与制度,让安东小区有车业主能“即来即停”。对于社区中的困难人群,街道以建立健全的“主动发现”工作机制为核心,推出“加减乘除”工作法,牢牢兜住“民生保障网”,让社区实例成为暖心动力。

(三)聚焦关键特色,探索基层实践

        一虹桥街道始终牢记“首提地”责任担当,在今年的全面依法治市课题评选中,街道上报课题《“首提地”迈向“最佳实践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虹桥街道的法治实践探究》获评优秀奖,成为全区唯一获奖课题。街道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探索中持续发力,为盲童学校的师生们服务的过街音响,在虹桥路上率先试点落地,成为从立法征询到社区实践的典型案例,依托全国人大、市人大、市政府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家、站、点”、6个基层法治观察点、古北市民议事厅等多样载体,人民群众建言献策的渠道也越发拓展,古北市民中心荣获长宁区优秀基层法治观察点称号。为进一步深化党内法规研究,街道揭牌成立全市首个设立在基层的党内法规联系点——华东政法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虹桥街道联系点。街道依托虹桥友谊联盟等平台,邀请海内外人士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持续发展社区外籍志愿者,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外籍信息员队伍,拓展中国式民主故事。国际化社区需要国际化方案,为实现国际人才集聚社区、头部企业集中楼宇,虹桥街道发布“国际人才社区服务”地图,依托“宁聚里”党群服务站(点)等阵地,打通国际服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建设虹桥“国际社区朋友圈,人才发展同心圆”。民主实践汇聚于点滴,截至2023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87部法律草案意见征集工作,归纳上报各类意见建议2747条,其中247条被采纳。街道新发布的“五融工作法”通过融汇民情、融合民智、融解难题、融通中外、融炼机制,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新方案。同期推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协商陪伴式成长导师团”项目,鼓励基层“实践达人”们为基层民主协商赋能增效。多年来街道被媒体报道的基层民主实践好故事、好做法、好经验,则汇编为全新的《虹桥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录系列丛书》,为上海争创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添砖加瓦。

(四)聚焦创新普法,优化法治供给

        一是街道坚决贯彻“八五普法”要求,创新基层普法新模式,打造生动普法新样板。通过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企业、法治夏令营、法治辩论赛、法治剧本杀、法治情景剧、法治微视频、模拟法庭庭审等丰富多彩的普法模式,让普法“专业对口”,线上线下共开展各类专题普法活动25余次,制作发放法治宣传品4000余份。虹桥街道持续明确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拟定2023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重点项目并予以公布,通过以案释法和法律解读,让“我为群众办实事”脚踏实地。为了满足国际社区多元的法律需求,街道联合律所、高校完成《国际社区法律事务指引》更新及推送,制作并发放中英日韩四语宣传折页300余册,持续提供涉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双语远程视频公证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举办各类专题法治讲座18场。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自查,接受区委依法治区办法治督察,按照整改意见严格落实整改。班子成员严格遵纪守法,未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组织开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学习为主题的专题学习2场;全年收到检察建议4件,均妥善整改,未收到司法建议;收到信访事项252件,均按时办结;收到涉及本单位行政诉讼4件,审结4件,无纠错情况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年来,虹桥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依法行政水平仍有待提升,对于收到人民群众各类申请的处理流程仍需优化。二是法治宣传联动不足,开展法治宣传的手段较为单一。在明年的工作中,虹桥街道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有的不足和短板进行重点解决,切实保障法治政府建设立实立稳。

四、虹桥街道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4年,虹桥街道将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围绕长宁四力四城建设,八五普法目标,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

2024年,虹桥街道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总指导,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法治引领社区治理。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要以“五融法”等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扎根基层一线,听取最原汁原味的声音,汲取最紧接地气的智慧,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着力从首提地迈向最佳实践地。。

(二)严格依法行政,注重纠纷化解

虹桥街道将坚持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强化队伍培训,严格把好审核决策关,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制度,以法治意识武装干部头脑,切实保障依法履职。街道还要持续提高纠纷化解能力,进一步开发“三所联动”新模式,以解纷疏困促进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以“大调解”促成“大和谐”。

(三)深化依法治理,创新普法模式

街道将严格依照《八五普法规划》等文件要求,上报辖区内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成绩突出的社区参与2023-2025年度“上海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评选工作。在普法上,街道将持续强化虹桥普法阵地建设,拓展普法联动模式,结合社区、平台、律所、高校优势,让普法纵深进一步拓宽,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各环节成为普法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