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开元学校:
根据《上海市长宁区基础教育学校及单位五年发展规划督导评估实施意见》(长教督〔2013〕18号)和《上海市长宁区基础教育学校及单位五年发展规划督导评估方案》(长教督〔2013〕20号),长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上海市开元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实施绩效开展了终结性督导。督导组通过听取校长自评汇报和实地督查,根据督导评估指标,汇总各类信息,形成了督导意见书。
现将五年发展规划实施绩效终结性督导意见书印发给学校,请按报告内容向有关人员传达,并结合本报告,认真分析现状,巩固现有成果,研究继续发展的生长点和发展策略。同时以此思考、制定新一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科学、持续发展。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市开元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实施绩效终结性督导意见书
长宁区教育局 长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2年1月17日
附件
上海市开元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实施绩效终结性督导意见书
(2016.9—2021.8)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长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依据《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和《上海市长宁区基础教育学校及单位五年发展规划督导评估方案》(长教督〔2013〕20号),组建了由专家督学、专职督学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专家组,于2021年12月17日,对上海市开元学校实施五年发展规划进行了终结性督导。专家组听取了张俭校长的自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访谈了学校领导、教职工、社区和家长代表等共计111人次;对98名教师、79名学生和297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随堂听课65节次,其中评价为优的占44.6%,评价为良的占55.4%;观摩了学生的早操,观察了学生的行为规范,察看了校园环境、运动场地、专用教室及教育设施设备等。现将督导情况汇总如下:
一、主要成绩与经验
上海市开元学校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办学理念,秉承“开元至诚、固本修德”的校训,坚持“显睿智、铸内涵”的价值追求,围绕“和谐发展、人文见长”的学生培养目标,以“HUI”学堂、“诚德书院”项目的推进和“市新优质学校”的创建为抓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脉络,蕴育具有开元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HUI学堂”团队荣获长宁区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有序,成效显著。
(一)加强科学管理,建设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章程为统领,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制度,为学校规范办学、民主管理提供基础保障。注重管理上“以人为本”,建构师生、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提升管理效能。注重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落实校长负责制,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严格执行民主决策程序。加强民主管理,有效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班子成员团结、合作,教职员工凝心聚力,对学校“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认可度高、使命感强,学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弘扬国学教育,创建具有开元特色的国学文化。充分利用文化墙等空间,进行中华美德故事、传统格言等宣传,辐射校训精神,为“书院课程”的实施营造文化氛围。国学文化已渗透在学校管理中,融入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二)加强师德建设,铸造教师团队
学校坚持以培养“四有”好教师为目标,以育德活动为载体,以党风引领师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加强教师的道德素养建设,组织教师开展“树身边先进,扬崇高师德”“爱满天下”等学习表彰活动,建立“金瑞青工作室”,挖掘和培育师德典型和先进集体。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强化师德师风考核,明确师德底线,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访谈中学生、家长、社区对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评价良好。
学校多维度、全方位架构教师队伍发展蓝图,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以“诚德书院”课程教师教育发展项目为抓手,通过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诚德书院”课程的骨干教师;采取“外招、内培”方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师资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较好地解决了恢复小学部招生及中考改革带来的师资短缺的困难;通过开展师徒结对、基本功比赛、“空中课堂观课笔记”记录、教学展示评优等,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年来有6位青年教师荣获长宁区课堂工程优课一、二等奖,30人次获市区各级教育论文、教育叙事案例等第奖。
(三)优化德育课程,拓宽育人渠道
基于九年一贯制的办学特点,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递进性德育计划,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完善了“开元学校学生分年级行为规范教育目标及实施措施”,制定了分年级劳动教育方案,定期举办“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从学校、家庭及社会实践等不同层面让学生参与劳动体验。主题教育活动小学部聚焦“爱国、学习、感恩、品行、自主和交往”等主题,设计了《开元学校主题教育设计(小学版)》,初中关注“生命健康、关爱友善和责任担当”等议题,完善了《开元学校主题教育设计(初中版)》。学校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记录,形成“开元学校学生幸福成长记录平台”,加深学生过程体验和激励引导,提升学生成长幸福感。
学校有效运用校外教育资源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宽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渠道,形成“红领巾进社区15分钟幸福圈”,构建“校内+校外”的少先队组织模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融合互动的育人网络,家校联系密切,通过三级家委会、家长开放日、班级微信群、“晓黑板”等方式,保证了家校联系的畅通,形成共育合力。
(四)构建特色课程,深化教学改革
在“开元至诚,固本修德”的校训引领下,学校编制年度课程方案,三类课程有机整合,形成稳定且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结合重点项目“诚德书院”的建设,绘就四层塔课程结构图。在保障国家课程正常有序实施的前提下,开发“开元底蕴课程”、“开元个性发展课程”。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和为学生职业生涯奠基,学校着力打造艺术、体育、科技和劳技课程。通过自主开发手工制作、缤纷纸艺、创意美术等课程,购买服务开设了舞蹈、舞台剧课程,也外聘专业教练开设游泳、篮球、羽毛球课程,建立社团,丰富学生课程体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培养了多名国家队成员和世界冠军。
学校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过程规范。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借力区域和骨干引领,以课堂教学和作业研究为抓手,提出“精致化教学”概念,通过实录课堂教学、集体观摩评议与个人反思,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在区域开放性作业研究的带动下,积极开展“优秀作业开放性设计”与“作业开放性教育叙事”评比活动,在区域参赛并获奖。不断优化工作举措,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三个指数”评估结果较好,连续多年中考成绩合格率100%。
学校以区级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诚德书院课程的开发研究》为引领,以“HUI”学堂和“诚德书院”项目推进为抓手,在国学教育、劳技创新特色课程、课堂教学等方面深入研究,吸引更多教师在文化传承中求实创新,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五年来,学校有28人次在区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获等第奖。
围绕“国学教育”,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践行“九年一贯制”学校各学段体育、艺术课程有效延伸对接,打造科、艺、体工作特色。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组织开展“科技节”、“艺术节”、“校运会”等活动,满足开元学生多元学习的需求。学生参加市区各类竞赛,荣获上海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获一等奖、区艺术展演暨艺术团考核荣获中学器乐组一等奖等,“木牛流马”项目被评为区级科技项目活动示范点。
五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认同。问卷调查中,98.98%的教师对学校总体满意,其中“很满意”占93.88%;100%的学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其中“很满意”占84.81%;95.62%的家长认为学校目前的整体办学水平有提高,其中认为“明显提高”的占67.34%。
二、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在“双减”和“五项管理”新形势下,学校行政管理的效能有待进一步增强。
建议: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学校行政管理有效机制,结合学校九年一贯制的办学特点,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切实增强行政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二)校本研修课程与学校重点发展项目结合不够紧密,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诚德书院课程的开发研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够明显。
建议:围绕学校发展重点,在“双减”和新中考背景下,设计教师培训课程,增强重点项目在全校教师中的辐射,通过论坛、交流等方式,鼓励更多教师参与项目研究,深入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化学习、大单元教学设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等教学改革实践,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学校重点项目的推进者、实施者、受益者。
(三)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不够,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元素在德育内容中体现不够充分,未能充分彰显国学特色。
建议: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厘清办学理念、学生培养目标和德育工作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架构德育工作的内容体系、实施载体和评价方法,使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在德育工作中得到有效体现和具体落实,并在德育内容中融入国学要素,进一步彰显开元特色。
(四)“诚德书院”课程与学校整体课程之间的关系尚不够明晰。
建议:进一步梳理学校课程图谱,厘清“诚德书院”课程与学校整体课程之间的关系,明晰“诚德书院”课程中的开元底蕴课程、个性开发课程、传统人文文化课程和传统科技文化课程之间的关系,形成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督导评估结果
基础性部分评价等级为:优
发展性部分评价等级为:优下
总体评价等级为: 优下
长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