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宁区民政局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工作要点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
  • 发布日期:2022-03-28

2022年是“一网通办”改革的用户体验年,长宁民政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要求和考察上海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深入实践“人民至上”理念,着力推进民政系统“一网通办”改革向纵深发展,提升民政服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更好助力民政数字化转型,结合本区民政工作实际和《2022年长宁区全面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工作要点》的要求,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主要目标

秉持“办理深度能深则深,上网事项能多则多,接入速度能快则快,服务体验能好则好”的原则,以“符合‘一网通办’为常态,不符合‘一网通办’为例外”的要求,坚持业务和技术双轮驱动、线上和线下协同发力、效率和效益统筹兼顾、发展和安全相辅相成,以用户视角全面提升线上线下的服务体验,加快形成全方位服务体系,实现民政政务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更精准。重点做好发放老年综合津贴、发放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免申即享”服务,重点推进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基金会两个免税资格办理等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提升“一网通办”平台实际办件网办比例和全程网办比例,重点优化政务服务事项的全流程办事体验。

二、坚持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

1.打造“免申即享”服务。通过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全程无需主动提出申请,无需填写申请表、提交申请材料,即可享受相关民政政策。依托“一网通办”市民主页,重点围绕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领域资金、补贴政策,推进发放老年综合津贴、发放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免申即享”。(责任部门:养老科、社会科)

2.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养老机构备案等“一件事”,推进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免税资格办理“一件事”,实现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加强“一件事”成效宣传,不断提高“一件事”线上办件量,提高网办率。(责任部门:社会科、养老科、社管科)

3.优化全流程办事服务。巩固“两个免于提交”成效,优化社会组织登记材料免于提交工作,加强对免于提交材料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管。加强政务服务事项“好办”“快办”“帮办”,通过简化填表、智能审批等方式,实现快捷办理,使复杂事项不再难办,高频事项申请表的预填比例提高至70%。(责任部门:社会科、养老科、基政科、社工科、慈善福利科、社管科)

4.拓展和优化公共服务事项接入“一网通办”。按照各部门对外提供的服务事项“应接必接”的要求,全面梳理区级服务事项,推动高频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拓展养老等公共服务接入“一网通办”,优化再造办事流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责任部门:社会科、养老科、基政科、社工科、慈善福利科、社管科)

5.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按照“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要求,进一步压缩减时间减跑动,推动更多事项转为即办件。提高办理深度,推进办理模式转换,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比例。提升办件信息事项覆盖率,优化办件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责任部门:社会科、养老科、基政科、社工科、慈善福利科、社管科)

6.加强移动端应用整合运营。立足提升服务方式完备度,进一步梳理移动端政务服务事项,推动移动端事项整合接入“一网通办”,加强对接入服务事项的检查,加强移动端服务事项的宣传和引导,提升用户体验感。(责任部门:社会科、养老科、基政科、社工科、慈善福利科、社管科)

7.提升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服务能级。依托民政数据挖掘民政领域精准化、主动化服务,持续推进便民服务的精准推送和精准兑现。将民政专题性政策、解读、服务等纳入“两页”服务。(责任部门:社会科、养老科、基政科、社工科、慈善福利科、社管科)

三、坚持场景应用驱动,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8.施行“政策找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部门的标签数据为救助、养老等民政各业务领域服务对象“精准画像”,结合政策创设应用场景,构建民生政策与服务的智能匹配模型,依托民生大数据主动发现服务对象,实现政策和服务及时主动推送。(责任部门:相关业务科室)

9.拓展养老服务应用场景。持续推动老年人生活“数字无障碍”,常态化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指导养老服务机构、公益基地等服务网点向老年人群开展相关培训和帮办服务。探索“养老院+互联网医院” 模式,进一步扩大“为老服务一键通”试点范围。大力发展智慧社区长者食堂,制定相关标准规范。依托养老服务“云监管”平台,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任务。推进老年人等群体依托“随申码”“离线码”或亮证,在社会应用场景享受优待。推进老年人居家照护安全监测(智能水表应用)服务场景应用。(责任部门:养老科)

10.深化“社区云”建设。深化“社区云” 的运用, 社区居民家庭上云率达到 20%,试点打造线上“云协商”。(责任部门:基政科)

11.深化跨区域通办。进一步梳理民政政务服务事项,增加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稳步推进国办《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配合有关部门探索部分事项在长三角落地。加强长三角养老机构法人信息等养老服务基础数据共享,深化养老机构长护险费用在长三角区域结算,助力长三角“异地养老”。(责任部门:相关业务科室)

四、坚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体验

12.推进“两个集中”。梳理局权力清单,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办理,实现企业事项向区行政服务中心集中、个人事项向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集中。(责任部门:相关业务科室)

13.规范政务服务“好差评”。推进局本级线上、线下政务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线下窗口服务流程,加强政务服务“好差评”运行机制,及时响应评价反馈,提升办件评价率、差评回复及“好差评”事项覆盖率,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推进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责任部门:相关业务科室)

14.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婚姻(收养)登记中心按照《“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规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按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服务规范》,继续推进窗口建设。探索相关“帮办”“陪办”业务,提供高频事项帮办微视频,打造“线上人工智能帮办+线下领导干部帮办和工作人员帮办”工作机制,提供有温度服务。(责任部门:基政科、婚登中心)

15.拓展“随申码”应用场景。将“随申码”作为服务对象数字身份识别码,积极推进“随申码”在婚姻登记、养老服务、民政执法等民政业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努力推动实现“一码通办、一码通行、一码通服、一码执法”。(责任部门:相关业务科室)

五、坚持应用创新,夯实支撑保障能力

16.持续开展公共数据治理。完善公共数据采集及数据治理,促进数据质量全面提升。加快责任清单审核周期,减少超时工单。进一步提升公共数据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支撑力度。(责任部门:相关业务科室)

17.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电子档案应用。继续深化电子证照归集与治理,持续提升证照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开展婚姻登记电子证照等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推进社会组织年检(年报)系统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应用。(责任部门:相关业务科室)

六、坚持宣传推广,提升知晓度

18.加强民政“一网通办”工作宣传。进一步加强民政“一网通办”工作宣传力度,从用户“需求侧”出发,重点宣传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应用,引导群众尽可能的通过“随申办”“一网通办平台”办理相关业务,让群众了解、体验在线办事的便捷性。配合区统一要求开展集中性宣传活动,与数字化转型、社区基层治理等专项活动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长宁特色服务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提高“一网通办”的影响力。(责任部门:相关业务科室)

附件:2022年长宁区民政局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工作任务分解表

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

2022年3月28日

附件:

2022年长宁区民政局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任务名称

具体内容

牵头部门

配合部门

完成时间

1

打造“免申即享”服务

依托“一网通办”市民主页,重点围绕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领域资金、补贴政策“免申即享”

社会科、养老科

法制科、办公室

8月底

2

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推进”“社会救助”“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养老机构备案”等“一件事”

法制科

社会科、养老科

9月底

3

加强“一件事”宣传,不断提高“一件事”线上办件量,提高网办率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9月底

4

优化全流程办事服务

巩固“两个免于提交”成效,加强对已明确免于提交材料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管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全年

5

加强政务服务事项“好办”“快办”“帮办”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9月底

6

拓展和优化公共服务事项接入

全面梳理服务事项,推动高频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拓展养老等公共服务接入“一网通办”,优化再造办事流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4月底

7

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压缩减时间减跑动,视情将部分事项转为即办件。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9月底

8

深化办理深度,推进办理模式转换,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比例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9月底

9

加强移动端应用整合运营

进一步梳理局移动端政务服务事项,推动移动端事项整合接入“一网通办”

法制科

办公室

9月底

10

加强对接入服务事项的检查,加强移动端服务事项的宣传和引导,提升用户体验感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全年

11

提升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服务能级

持续推进便民服务的精准推送和精准兑现将民政专题性政策、解读、服务等纳入“两页”服务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10月底

12

施行“政策找人”

为救助、养老等民政各业务领域服务对象“精准画像”,结合政策创设应用场景,构建民生政策与服务的智能匹配模型,依托民生大数据主动发现服务对象,实现政策和服务及时主动推送

相关业务科室

 

10月底

13

拓展养老服务应用场景

持续推动老年人生活“数字无障碍”,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指导各区养老服务机构、公益基地等服务网点向老年人群开展相关培训和帮办服务

养老科

 

12月底

14

推动“为老服务一键通”试点工作,将应急呼叫项目的服务对象扩大至全体有意愿的高龄独居老年人和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

养老科

 

12月底

15

养老机构积极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同时探索开展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专业日间照护机构开展互联网医院服务

养老科

 

12月底

16

大力发展智慧社区长者食堂,制定相关标准规范。

养老科

 

12月底

17

依托养老服务“云监管”平台,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任务

养老科

 

10月底

18

推进老年人等群体依托“随申码”“离线码”或亮证,在社会应用场景享受优待

养老科

 

12月底

19

推进老年人居家照护安全监测(智能水表应用)场景

养老科

 

12月底

20

深化“社区云”建设

深化“社区云” 的运用, 社区居民家庭上云率达到 20%,试点打造线上“云协商”

基政科

 

6月底

21

深化跨区域通办

进一步梳理民政政务服务事项,增加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

法制科

 

9月底

22

加强长三角养老机构法人信息等养老服务基础数据共享,深化养老机构长护险费用在长三角区域结算,助力长三角“异地养老”

养老科

 

6月底

23

推进“两个集中”

梳理局权力清单,落实两个集中

法制科

 

6月底

24

规范政务服务“好差评”

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线下窗口服务流程

法制科

基政科、婚登中心

12月底

25

加强政务服务“好差评”运行机制,及时响应评价反馈,提升办件评价率、差评回复及“好差评”事项覆盖率,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全年

26

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婚姻(收养)登记中心按照《“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规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按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服务规范》,继续推进综合窗口建设

基政处、婚登中心

 

8月底

27

探索相关“帮办”“陪办”业务,提供高频事项帮办微视频,打造“线上人工智能帮办+线下领导干部帮办和工作人员帮办”工作机制,提供有温度服务

法规科

相关业务科室

9月底

28

拓展“随申码”应用场景

积极推进“随申码”在婚姻登记、养老服务、民政执法等民政业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努力推动实现“一码通办、一码通行、一码通服、一码执法”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10月底

29

 

加快责任清单审核周期,减少超时工单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全年

30

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电子档案应用

深化电子证照归集与治理,持续提升证照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6月底

31

开展婚姻电子证照等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扩大跨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共享范围,推广异地证照亮证取证应用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6月底

32

优化社会组织年检(年报)系统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应用,推进殡葬等业务“一网通办”电子档案建设

社管科、婚登中心

 

10月底

33

民政“一网通办”工作宣传

从用户“需求侧”出发,重点宣传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应用,让群众了解、体验、使用“一网通办”

法制科

相关业务科室

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