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长宁区电气焊作业“加芯赋码”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应急管理局
  • 索引号:SY7402729840202500031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安全生产监管
  • 发文字号:长安办〔2025〕7号
  • 发布日期:2025-08-05

各有关委办局、街道(镇)、区属集团:

根据市安委办通知部署,区安委办研究制定了《长宁区电气焊作业“加芯赋码”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长宁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7月30日

 

长宁区电气焊作业“加芯赋码”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刻吸取因电气焊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规范本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全面提升电气焊作业全链条安全管理能力,根据市安委办《上海市电气焊作业“加芯赋码”工作实施方案》,区安委办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开展电气焊作业“加芯赋码”工作(以下简称“加芯赋码”)。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电气焊违规动火作业、人机失管等突出问题,强化全链条监管责任落实;依托电焊机“加芯赋码”与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有效结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手段,实现电气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芯管机、以码管人、以智管焊”转变,规范电气焊作业行为,杜绝电气焊作业人员无证上岗。通过优化电气焊培训服务,提升操作人员能力素质,坚决遏制违规电气焊作业引发事故,全力保障城市平稳运行。

二、工作内容

(一)搭建平台,试点运行。市统筹建设电气焊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市、区、街镇、企业4级应用,并纳入应急管理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标体系。平台开放给各级用户使用,同时设置若干接口给各区,提供辖区个性化需求改造,最终实现全市平台数据归集。2025年10月起,根据市安委办统一部署开展试点运行。

(二)全面排查,动态摸底。各部门(单位)要结合行业领域、辖区实际,全面摸清工贸、危化、施工工地、科研机构、电力、航空航天、医院、养老院、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休闲娱乐场所、其他人员密集等电气焊作业场所、电焊设备数量等情况,建立电气焊作业基本信息数据库,为后续电焊机改装、持证人员使用、电子围栏设置提供数据支撑;要制定动态监测工作机制,明确将电焊作业排摸作为日常检查的重点内容,发现未纳入底数的要及时补充登记。

(三)硬件改造,安装芯片。全市确立统一的电气焊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数据归集标准,并择优选取质量合格、性能稳定的电气焊物联网数据采集模块,形成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解决方案供企业使用;市安委办将建立电气焊“加芯赋码”安全技术服务团队,推动涉焊企业(场所)对电焊机加装物联感知芯片、赋专属二维码,分类接入市电气焊作业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

(四)有序推进、强化应用。各部门(单位)要督促相关企业积极落实电焊机联网改造、扫码开机等各项工作,重点加强流动电气焊作业管控。全面推进扫码应用,加强电气焊作业安全管理,按照“边安装、边培训”的要求,对所有电气焊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电焊机物联网安全监测操作培训,推动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加芯赋码”焊机应用方式。

(五)赋能基层、强化监管。通过电气焊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全面归集焊机底数、作业数据,并与各行业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专业系统共享交互监管信息,试点电气焊作业线上监管场景应用,全面赋能电气焊作业安全监管工作开展。

三、职责分工

各部门(单位)要全面推进电气焊作业“加芯赋码”工作,重点加强行业领域、辖区电气焊作业安全监管。具有电气焊特种作业培训发证职能的应急管理、建设管理、房屋管理、市场监管部门要相互开放证件数据库并支撑电气焊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开展证件有效性核验、互认工作,督促落实电气焊设备“加芯赋码”并开展扫码应用,确保电气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作业。

区应急局(安委办)负责牵头组织推进,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分解工作任务,定期调度通报全区推进情况,建立工作专班,指导督促各部门(单位)落实“加芯赋码”工作,推进电气焊培训考试、物联网安全监测、作业人员监管等全链条电气焊安全监管工作。牵头推进工贸、危化领域电焊设备“加芯赋码”“证书匹配”“扫码应用”“智能监管”等相关任务落实。

区建设管理委、区房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房屋建筑和建设工程等电焊设备“加芯赋码”“证书匹配”“扫码应用”“智能监管”核查和对建筑焊工持证上岗的监督检查。

区国资委负责区属集团电焊设备“加芯赋码”“证书匹配”“扫码应用”“智能监管”等相关任务推进落实。

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特种设备焊接作业)考试机构的监督管理;对特种设备焊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配合推进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持证单位)电焊设备“加芯赋码”“证书匹配”“扫码应用”“职能监管”等工作任务落实。

区消防救援局结合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指导、推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加芯赋码”工作。

区公安分局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监督检查、联合监管和宣传防范,打击制售假证和违规动火行为。

文旅、教育、卫健、民政、绿化市容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依职责加强对旅游、学校、医院、养老机构、户外广告等领域(重点场所)电气焊作业安全监管,推进本行业领域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加芯赋码”工作相关任务落实。

各街道(镇)配合推进落实电焊设备“加芯赋码”“证书匹配”“扫码应用”“智能监管”等相关工作。

四、时间节点

(一)启动部署阶段(2025年7月底前)。各街镇和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领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点、路线图、任务清单,层层部署,宣传发动,并开展电气焊设备、人员、企业底数初步排摸。

(二)试点探索阶段(2025年12月底前)。根据市安委办部署开展试点工作,总结阶段性经验,完善全区推广方式方法、工作路径和保障措施。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深化电气焊设备、人员、企业底数排摸工作,形成排摸台账,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三)全面推广阶段(2026年6月底前)。2026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加芯赋码”安装工作,基本实现全区电气焊“加芯赋码”数字化应用,加强全链条电气焊作业安全管控。

(四)总结提升阶段(2026年11月底前)。各部门(单位)总结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全链条电气焊监管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加芯赋码”工作是当前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对防范遏制电气焊作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稳步推进落实。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强化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督促企业负责人牵头建立完善电气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支持电焊设备“加芯赋码”工作,加强对电气焊作业人员培训教育,严格落实“审批、清理、动火、监护、处置”五到位措施。要督促现场工作人员落实岗位安全职责,严格遵守电气焊作业制度,主动执行电气焊作业“扫码应用”规定,不得随意拆除电焊机物联网安全监测设备。各部门(单位)要坚决杜绝因工作推诿扯皮造成的进度落后、工作停滞情况的发生,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视情进行通报、警示约谈等;由此造成违规动火作业事故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严格监督管理。区应急局、区建设管理委等负有特种作业培训管理的部门,要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对未按照大纲培训、压缩培训学时、培训档案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从重处罚。各部门(单位)要加强电气焊作业的安全监管,扩大修理安装店和流动电气焊作业监管覆盖面,将“电气焊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和焊机是否“加芯赋码”列入日常检查必查项,对电气焊作业“加芯赋码”工作不落实的单位,要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电气焊作业的,一律要核查作业人员持证和焊机“加芯赋码”情况,凡发现违规作业的,一律开展“一案双罚”,既要依法处罚违规作业人员,也要严格依法处罚用工企业、施工单位。

(四)强化政策扶持。为充分调动企业升级改造电焊设备的积极性,推广前期根据市安委办部署,争取政府财政适当补贴,推进存量电焊设备升级改造和联网。同时,也可从工伤预防保险、安责险等途径寻求相关经费,以奖励的方式填补改造费用。

(五)做好信息报送。根据区安委办前期部署,请各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间节点对电气焊作业基础信息进行初步排摸并报送电气焊作业基础信息表(附件1)。2025年8月起,每月25日前动态报送新增电气焊作业基础信息。2026年10月底前报送工作总结。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